“古城”既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普通居民生活的载体,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众多古城曾经一度消失、衰败,又在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被重塑。“古城更新”开始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古城的街道、建筑重新成为古城的形象表征。然而,许多古城在更新时,代表古城文化精神的原住民却被排挤出其世代生活的古城空间。研究古城更新如何实现既“望得到山、看得见水”又“记得住乡愁”,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古城的城池、道路和建筑是城市表征,是“骨肉”,是“肌肤”,古城历史文化的“魂魄”和“精神”则内含于普通居民的生活之中。
古城更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表面上是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提升;中间层次的更新是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深层次的更新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涉及学科包括经济与管理、哲学、历史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研究主题多聚焦于某一特定古城的开发保护,或古城发展的某一个具体方面,例如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发展,对于古城更新的整体性梳理和系统性探究则较少。另外,学界研究多是对古城更新的客观理性思考,较少有研究能够将“人文情怀”完美融入到古城更新的理性思考之中。
山东大学王佃利教授等人的新著《古城更新——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振兴》(以下简称《古城更新》)引入空间生产理论,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山东10个古城的更新过程,搭建了“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分析框架,为古城更新的系统性思考提供了平台,以公共管理学科视野,探讨地方政治精英、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普通居民在古城更新过程中的互动博弈,研究行政权力与资本力量如何重新塑造古城形象,又如何影响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探讨古城更新应由谁来主导?如何更新?本质上又为谁而更新?《古城更新》跨越了学科的界限,是对宏大的古城发展规划与城市治理的系统性研究。《古城更新》透过古城兴衰,最终落脚在“人”的“城市权利”之上,研究团队视野里的古城更新不仅承载着政府的经济战略与文化布局、企业资本家的成本计算与收益估值、专家的理性思考与感性理想,更深深烙刻着普通民众直白、朴素而生动的生活向往。
一、审视古城更新的新坐标——空间生产
《古城更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古城更新过程的新坐标——空间生产理论,使得我们在古城更新的“众声喧哗”中有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空间正义。空间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空间的社会属性,“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共同构成了该理论的核心分析框架:空间的实践是指日常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实践,空间的表征是由专家、政治精英等所界定的符号空间,表征的空间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居民和使用者生存其中的空间。空间生产理论串起了本书的10个古城更新案例,突出了本书的公共管理学科特征,解释了古城更新的动力与外在表现形式:古城形成于人类长期的历史文化实践,当下发展环境中,人们对物质空间的提升愿望、对经济快速增长的渴求等因素促成了持续的更新活动;行政权力、资本力量和专家思想在古城空间基础上尝试激发古城新活力,或者重新构建古城新文化;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徜徉于古城中的游客则真实展现着古城的空间生产成果。
空间正义的引入回答了“古城更新中长期存在的古城更新如何避免文化同质?”“古城是原住居民的生活空间还是游客的休闲空间?”“古城更新的巨大投入与文化保护短期内收益甚微如何协调?”等问题。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古城,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是具有文化记忆功能的城市生活实践载体,古城更新是政府、企业、专家和居民长期互动博弈的产物,古城的空间生产目标除经济振兴和物质环境改善之外,还应将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关系结构延续、保护和维系集体劳动创造的共享资源纳入其中。新的空间生产目标体系暗含了对古城更新的空间正义取向,即古城资源的公共性、社会力量的话语权、古城历史的物质传承和文化传承。空间视角下的正义讨论超越了对社会利益分配的斤斤计较,在时间的长河中,考察由社会实践所塑造的新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构建了空间、社会和历史三位一体的正义观,伸张了平等、差异和权利。
二、古城更新之路——文化、经济与公众参与
古城如何更新?埃利亚斯指出:文明存在于人的行为举止之中,在整个社会的个体身上体现。古城首先是作为人的生存繁衍之所而存在,而以往的古城更新之中,行政权力和资本力量的“增长同盟”作为城市空间生产的主导力量,将体现着文化个性的社会力量排除在外,造成了古城文化的趋同化和过度商业化,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结构,绅士阶层的消费文化成为主流,邻家的砧板声、灶台的炒菜声逐渐消失于古城的大街小巷。《古城更新》为读者呈现了10个山东省内的古城更新项目,每个案例都娓娓道来,以古城历史激发了乡愁的情感,通过对政府理念和政策实践的深入解读舒缓了古城空间生产中的治理焦虑,提炼了古城更新的两种路径:历史-文化路径和政治-经济路径。
(一)古城更新的历史-文化路径
历史-文化路径指物质空间生产过程中政府的策略选择及其对社会空间的影响。古城中的文化留存方式体现为修复与再现,却不止步于修复与再现,最终落脚于古城文化的重塑与创新。修复是对古城历史文化特色的强调与展示,再现则是以新的空间表征嵌套历史叙事,是对古城文化的一种重新“建构”。
《古城更新》分析了行政权力、资本力量如何修复或重现了古城的物质空间,引发了古城社会空间的何种变化,物质空间的变化又如何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原有古城的物质空间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权力和资本力量的古城空间想象,反过来行政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空间想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建构了古城的文化。济南明府城项目和台儿庄古城更新项目分别是文化修复保存与再现重构的典型:济南明府城强调尽量遵循传统工艺,最大程度上保存“旧城旧貌”;台儿庄在大战废墟上,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就建造起一座精美古城,借助“大战故地”的文化传播,嵌套进“江北水乡”的历史叙事。
(二)古城更新的政治-经济路径
政治-经济路径是指政府、资本力量等各方的空间想象、影响因素与实施策略。古城的历史在政府眼中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竞争的重要“抓手”。现实中发展的迫切压力,如何寻找区域发展新突破口,是政府的重要行动动机。
古城空间想象的落实首先是协调多方利益、争取多方支持、不断构建古城更新项目政治合法性的过程。在山东省建设“旅游大省”的政策背景下,街区再造、古城修复与古城重现获得了上级政府的政治支持。运用网格化搬迁协调利益、以政策“铁则”“熨平”争议,以安置补偿、居住环境改善、留存谢绝游客的居住区等方式说服民众,争取到了民众对古城更新项目的拥护。通过放权让利、减免税费、合作开发以及调整产权关系等方式吸引了资本力量的参与。
古城更新也是地方政府发挥政治智慧,不断提升政府能力的过程。机构设置、规划制定、产权变更、税费减免、国有企业等传统政策工具仍然是古城更新的主要政策工具,但场所营造、事件营销和人群集聚等商业手段也被纳入古城更新的政策工具箱之中。青砖黛瓦的古建与创意十足的船型街,古运河边的柳树青苔与即墨商户中的咖啡陶瓷,泉边大碗茶中的历史记忆与石板街上的现代烟火气息,台儿庄大战的弹孔墙与中山路上殖民者的文化移植……古城的过去与现在在古城更新的大戏中得以同时上场。
(三)古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
古城的真实性体现在居民及其日常生活样态上,体现在非节假日的城市人群中。《古城更新》在肯定部分古城空间生产成果的同时,也陈述了古城更新过程中忽视公众参与的事实。这种忽视,最突出的表现是10个项目中仅有3个古城采取了“留居”的方式安置原有居民。而多数古城中平凡、琐碎、甚至稍显凌乱的城市空间表征被绅士化、高端化的空间表征所取代。原住民被裹挟在古城文旅体验之中,生活居住体验,如绿地、公园和更多的休憩设施,则并未被充分考虑。
专家参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公众参与,其介入古城更新的程度虽远远高于普通民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了,更多的时候是在政府已经确定了规划大体方向之后,才会引入专家力量。专家的作用是工具性的,主要体现在风格的落实、细节的完善、遗漏的补充等方面。社会力量虽未能成为古城更新政策选择的支配性力量,却是古城文化传承的最重要载体,以新的邻里关系、休闲方式、人群集聚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等传承和重新书写着古城的文化。
三、城冀——古与新的殊途与同归
“城冀”是《古城更新》创造的一个新词语,“乡愁”是对过去的眷恋,“城冀”是对城市未来的期冀与向往。不同利益群体的“城冀”虽然表述不同却殊途同归:历史辉煌的再现与现实美好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城冀”的殊途表现在:古城的原住居民期冀生活条件的改善,古城地方政府期冀经济的振兴与城市名片的成功打造,资本力量期冀古城商业的成功,游客期冀良好的观光体验。
《古城更新》提出了“城冀”同归的两条路径:第一,让公众回归古城空间。古城更新不仅仅表现在历史文化和商业业态上,更体现在居民生活之中。古城空间的社会属性是古城发展的逻辑起点,公众参与的古城更新过程才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而被大众认可的古城才是具有发展延续能力的古城。第二,包容多元的价值与协调多方的利益。这需要政府发挥智慧,制定灵活、多层次的古城空间资源分配法则,处理好居住、商业和文化传承的关系,协调行政力量、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进古城更新,实现文化保护、民众城市权利与经济发展、城市形象的动态平衡。
四、渗透着浓浓人文情怀的专业学术研究
《古城更新》在公共管理学科视域内,透过古城的物质空间生产、精神空间表征和社会空间关系变迁,寻求古城与更新的融合之路,本书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该书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为古城更新提供了一套系统性发展方案。既往的古城更新大多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但政府却鲜有作为“主角”出现在先前的“古城”研究之中,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古城更新研究是必要且迫切的。《古城更新》一书首次系统性回答了新时代的古城更新过程中“政府进行古城更新的动机与契机?”“政府推动古城更新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政府、资本与社会三方互动机理及其对古城更新的影响?”等问题。古城更新过程中,上述问题又彼此交织在一起,共同呈现于一个个古城的“物质空间”之中,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单方面探究无法回应新时代古城更新的多重目标诉求,《古城更新》的研究框架在宏观历史叙事、系统政策分析、具体治理策略、普通民众体验等古城更新的繁杂问题间搭建了互通的桥梁,既高屋建瓴又关注细节,为古城更新达成时间与空间平衡、空间与社会平衡提供了整体性方案。
第二,该书搭建了古城更新研究的空间生产理论分析框架,以古城的研究丰富了空间生产理论,在古城更新的叙事内重新界定了“空间正义”,论证了历史、空间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古城更新》一书以“维护古城共享资源公共性,追求古城空间生产的正义性,强调古城更新中的多主体参与,实现物质、精神和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贯穿研究始终,通过对原有城市空间与更新后城市空间的比较,为空间与社会分析添加了时间维度,在特定时间段内又综合进行了古城空间实践、表征的空间与空间的表征研究,实现“空间、社会和历史”的三位一体。
第三,该书为古城更新提供了一个普适性策略——包容性更新。该书开篇在回顾我国以往的古城更新之后,提出了古城更新中的核心困境:文化保护、民众城市权利与经济发展、城市形象的动态平衡。包容性更新是对这一核心困境的回应,意味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相互妥协与合作。古城更新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居民等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各主体间虽然有一定的利益冲突,但也有着“乡愁”这一共同情感纽带,这是主体间妥协合作的重要基础。包容性更新要求古城物质空间生产修复与再现的策略选择,空间美学设计与生活需求的取舍、公共性与商业性的衡量都应以居民“城市权利”作为逻辑起点与目标归宿。
《古城更新》是一部渗透着浓浓人文情怀的专业学术著作,书中设置了一个小栏目“古城更新的人和事”,是古城更新学术化表达之后的文学表达,作者暂时卸下客观研究者的角色,将自己浓浓的乡愁寄托于普通人的普通事之上,再一次表达了该书的核心观点:古城更新不仅是对物质空间的改造,对古城精神想象的维系,更是对古城原住居民社会交往方式、社会关系网络的变革,不同群体的“城市权利”的保障、居民生活需求的满足是城市正义的应有之义。
作者:闫章荟,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春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