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历来极为重视。2019年9月6日,他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成果,赵晖教授的《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研究》一书,围绕构建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体系、保障网络空间安全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持续而深入的跨学科研究,既体现了作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又彰显了作者鲜明的学术自觉和现实关照。
该书以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围绕“网络地理信息安全与监管政策概述”、“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理论模型建构”、“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的现状分析”、“外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的基本做法与经验借鉴”、“建立健全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体系”、“完善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的运行保障机制”、“构建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运行的资源保障机制”等七大部分展开了理论与实证探索。
具体而言,《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研究》一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一,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的新颖性。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既是地理信息研究领域的前沿性理论议题,也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需要拓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这一主题,传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保障和法律保障上,很少从公共政策视角进行研究。实际上,保障国家网络地理安全,不仅要依赖法律来规范国家网络安全的宏观问题,也要技术来解决国家网络安全的微观问题,更要依赖灵活性、时效性较强的政策措施来破解各领域、各要素、各层面的国家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中观问题。赵晖教授把研究重心放在建立健全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体系上,把国家网络地理安全政策体系构建作为维护和实现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目标的关键路径,主张通过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政策来构筑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技术保障路径,为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政治学的视角。
其二,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互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新事物,涵盖法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等。目前,在国内学界,对于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研究,由于受各自学科视角和知识背景的限制,各学科之间缺乏对话和交流,尚未形成一个多学科互动的研究体系,因而不能将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置于总体国家安全的整体视野中进行全面分析和顶层设计。该书较好地打破了学科界限,从地理信息和网络空间安全角度,全面梳理、阐释了地理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等核心概念,系统研究了地理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规律,努力促进政策与技术、信息的融合,较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的优势互补,形成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治理的整体合力。
其三,学术思想的创新性。如何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共享,是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该书紧紧扣住了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创新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命题,如政策过松危害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过紧阻碍网络地理信息共享和应用,只有建立协调与平衡的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体系,才能促进网络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安全保障;再如,建立科学的网络地理信息安全分级管理政策对网络地理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同时,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准入—审批—风险管控—外部保障”为框架的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体系以及保障配套机制,不管是对于网络地理信息安全领域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实践中促进政府部门和决策者制定完善的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保障网络空间安全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当然,该书仅仅是对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这一全新课题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有些问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安全与共享”有效平衡的理论研究还须深入;技术与政策的有机融合还需进一步探索。
总之,《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研究》是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是一部多学科研究有机融合的有益探索,其中蕴藏的学术意涵和应用价值值得广大读者深入发掘。
作者:杨海蛟,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