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较近几天外媒的文章和报道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关系中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11日报道,特朗普升级贸易争端危及全球,即不仅是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10日文章述及美对华加征关税害人害己,让老百姓钱包缩水和消费品价格上涨。美国消费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5月11日报道,认为此举对国家有弊无利。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5月8日文章说,“一带一路”铺就中欧科技合作路。同时另一报道为:南美逐渐接受北京的科学丝绸之路。两文还谈到搭建合作桥梁,带来双赢、兼容并包、互惠互利、携手科技创新等事实。
外媒路透社5月11日电:在热议中的中美贸易磋商,中国坚持原则,展现自信。
俄媒塔斯社华盛顿5月11日电:美国前防长表示,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存在优势。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12日报道:英国小心回应蓬佩奥涉中国华为的警告,有评论认为,英方的态度可能不会让美方感到满意。
……以上一下子列出这么多的外媒议论,为什么呢?也许早已有人看出,在国际关系中,有些媒体是有明显的偏见或成见的,但毕竟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仍不乏持公正态度的有识之士,发表真知灼见。在中外关系问题上就是这样。
试让我们有针对性地作一番对照,便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了。
“危及全球”不是空话,这是对国际经济产生影响的必然。事实已经表明,没有人会因贸易保护主义重来而从中受益。
说“害人害己”还是轻的,实际上是害人更害己。历史已有教训,岂能视而不见!
“一带一路”“科学丝绸之路”完全是合作互利之路。举世公认,只是别有用心者才有异议或说怪话。
“中国坚持原则,展现自信”完全是理性的考虑,我们有自己的尊严。
“中国存在优势”是否定不了的,有人却熟视无睹,只能后果自负了。
“英方态度不会让美方满意”,这一点也不奇怪。把自己的偏见强加于人难免碰壁。
前后还有许多类似的文章和报道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