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5期,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杨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员,博士,乌鲁木齐 83000
doi:10.3782/j.issn.1006-0863.2016.05.2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大问题。现阶段,国家扶贫政策从粗放式向精准式过渡,说明我们过去的扶贫工作存在很多不足。支持微型企业发展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如何借鉴并利用好国际既有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微型企业支持政策体系设计的质量非常重要。国内微型企业研究集中出现在2000年以后,其中不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研究视角都还停留在一般性建议上,例如从政府扶持、法律法规、融资财税、产业集群、中介服务等几个固定的角度,提出扶持我国微型企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道路的具体对策。有关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体系构建的研究也大都集中在融资支持体系上,而非系统总体的体系论证设计。例如学者蒋伏心研究认为小(微)企业政策系统,至少应该包括金融支持系统、技术支持系统、法律支持系统三个子系统。最终,三个支持子系统都需要通过项目即与金融有关的项目支持落实运转。 [1]张陆、洪虹结合我国国情,认为应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微型企业”综合扶持体系,包括微型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技能辅导、经营管理咨询、商业服务支持体系、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核心仍是微型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2]
2011年,中国关于微型企业的国家官方正式标准出台,微型企业从“幕后”走向“台前”的速度加快,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对微型企业的发展和扶持更加重视和关注。国内学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如何针对“反贫困”,借鉴并利用好国际既有研究成果,做好我国当前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体系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国外对微型企业社会资源供给支持的研究现状
(一)扶持微型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反贫困”
国外对于微型企业的相关研究基本以“反贫困”为根本出发点展开探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如何应对解决弱势人群和低收入者发展问题方面,最初是向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并借鉴了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方法。[3]70年代末开始,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已经开始通过支持微型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帮助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摆脱贫困。30多年以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因从底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荣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世界上,多数国家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直接目的是增加穷人收入,降低社会贫困程度。几乎所有微型企业项目的目标群体都指向贫困人群,主要包括失业者、低收入者等;也有直接服务于特定对象,如少数族群、女性群体和残疾人 。[4]这类人群也被定义为弱势群体,其脆弱性程度是多个影响因素所决定,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地理和自然资源等。[5]穷人的脆弱性会因为本身缺乏资源获得途径,而政府治理手段低效化会加剧这些影响因素,如缺少经济参与机会、社会排斥、冲突和歧视等。[6]只有在有利资源向穷人移动时,穷人的脆弱性才可以趋于降低。
(二)扶持微型企业的社会资源供给途径
作为一个“希望航标”,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旨在减少穷人的脆弱性而同时给予他们自我认同和社会尊严,并赋予穷人机会去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增加收入,积累财富,进入主流社会。政府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和项目是通过社会资源的调配,帮助贫困人群摆脱困境。[7]Lin Nan在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个人社会网络与其社会资源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 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源通常包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各国政府将其做为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主要支持条件,通过政策倾斜性的供给和调配,扶持微型企业发展。[8]从这个角度分析,学术界关于微型企业发展政策和项目的研究,也大都集中在这几个资本供给范围。
1.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就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货币资金。微型融资则是微型企业获取经济资本的重要来源,它是穷人选择谋生手段的基本保障。作为简单、快速、方便的融资工具,微型融资可以为微型企业创办人提供不需要抵押、程序简单、方式灵活的小额贷款。西方学界将其按来源划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按融资渠道细分为官方融资、准官方融资和非官方融资。[9]微型融资对于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被学者们用大量的数据事实和实际例证证明。众多学者热衷于研究亚、非、拉等洲发展中国家微型企业运动历史(the microenterprise movement)。Black, Counts, Milgram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微型信贷发展和推广是推动全球微型企业发展的最初动力,现在它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微型信贷业务的参考。[10]自从80年代初,孟加拉国就成为微型信贷运动的先驱。多年来,微型信贷项目推广使微型企业不断扩大经济活动,从而大幅提高发展中国家贫困人群的收入。[11]Hartarska和Nadolnyak研究表明,小额信贷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微型企业融资约束,还可以推动实现更加多样化、多渠道的微型企业金融融资服务。[12]
但Gebru认为,微型企业社会经济地位的异质性和其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方法,即成本交易理论和企业优序融资的外部融资理论对微型企业融资实践并不完全适用。[13]Selvavinayagam认为这也意味着微型企业融资具有多样性需求,其外部融资模式也不可能由唯一的金融结构或固定方法确定。他指出,还要重点关注微型企业作为融资需求方的需求,与不同的社会经济范畴的特点相适应。[14]这种观点得到了学者Hamilton和Fox的支持,他们提出微型企业的多样性也会使其创办者的信念和欲望,在决定资本结构组成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微型企业融资模式必须建立在对融资需求者个体的信仰偏好、角色预期、负担能力等深入了解基础上,以便政府能制定更加适应匹配的资本调配政策。[15]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贫困人群追求的谋生策略内容之一,它包括了个人劳动技能,技术知识,和工作能力等素质的提高。微型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可以推动这些个人素质发展,也会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界对微型企业的讨论常常是植根于经济学基础。经济理论研究也已证明,人力资本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Putting a value on people..., 1995)。[16]Lee、Liu和 Want研究表明,台湾通过微型企业发展获得新兴经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人力资本的充分投资。微型企业发展带动人力资本的提高,为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发挥了最具影响力的作用(甚至比扩大出口和增加公共企业投资效果更好)。[17]微型企业发展在提高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满足了教育和人力资本发展的需要。随着个人渴望改变命运和条件的本能意识的建立,微型企业发展战略成为政策必然选择。这些理念最终反映到具体策略的制定:关于弱势人群的职业培训,业务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训练等政策措施。最终,当行为和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微型企业创办者通过高效劳动、适销对路的产品和自我价值实现,赢得了独立持续的发展机会和空间。[18]
人力资本投资可采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能否真正发挥其有效性,则往往取决于个人。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既可以利用人力资本投资维持现状,也可以完全将其排除在议程之外,或可缓慢采用新技术达到。[19]学者们则建议利用人力资本的策略,应该正式被纳入政府推动微型企业发展战略中去。Carstens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需要优先考虑把政策重点放在弱势群体的失业率降低、经济机会与利益重新公平分配等社会问题上。发展微型企业,越来越被各国政府奉为一个能够对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微型企业发展助人自助,它帮助创业者个人自立自尊,形成互助团体的社会氛围。这既意味着能降低他们脆弱性依赖,从而走出贫困困境,自主控制人生发展;还意味着那些愿意主动摆脱贫困的人们,能在为自己创业同时也给予他人工作机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20]
3.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被定义为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利用何种政策建立社会资本,去减少社会贫困和实现社会平等。社会资本在引导个人和家庭的良性发展,同时促进了公民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的增加。促进社会资本成长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各国政府普遍将其视为扶贫战略实施。因为扶贫的共同目标,微型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资本的产生相辅相生的联系。微型企业发展为弱势群体能自主经营小型企业,特别是使贫困和低收入的人群能获得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并能逐渐融入社区团体和主流经济。这些微型企业经营者身处“双语”(bilingual)语境——既是对企业知识和文化的理解,也是对他们自己所在社区的认识。这种“双语”做法将使经济生存成为可能的同时,伴随着社会资本的成长和壮大,最终会形成更加强健、更具活力的社区。[21]
一方面,微型企业发展丰富了社会资本研究领域,为其提供了分析社区发展水平和制度维度的普通情景。另一方面,对微型企业发展中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又能被运用在制度调节和公共政策中,形成一个总体战略框架帮助政府去更有效的分析解决社会贫困问题。发达国家政府对在推动微型企业发展项目中会特别专注于社会资本的建设。但在发展中国家,微型企业政策一般只是重视是否能使贫困个体经济自给自足,很少强调加强他们与社区之间的联系。[22]
(三)社会资源供给途径单一化的反思
一直以来,融资政策措施是国际学术界对微型企业发展政策的研究重点,学者们热衷于分析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微型企业融资借贷的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学者Norhaziah Nawai专门考察了马来西亚微型企业的小额信贷供给,他认为小微型企业信贷可以帮助微型企业提高他们的业务,满足其营运资金,实现资产收购,开办企业等金融急需并保证自己不受负面冲击。小额贷款为马来西亚的微型企业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方便的融资机制,是一个帮助微型企业接触融资约束的有效工具。[23] Jeffrey 和 Grigor在研究墨西哥微型企业发展时,认为当地微型企业面临着三大发展高成本的问题,即规制成本、合同执行成本和贷款成本。他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解释为什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微型企业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数据分析结果支持假设,表明墨西哥微型企业在创建初期得到政府许可或者加入相关协会,会获得更多的贷款。[24]Morduch、Pitt、Molla等学者也都以金融资本供给为重点研究墨西哥微型企业的扶持政策。[25]许多发展中国家案例常见于同类研究中。
然而,微型企业的发展仅仅依赖微型融资扶持所提供的经济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联合支持,更需要结合当地地域发展特点和背景设计考量扶持政策。Chapman和 Slaymaker认为,政府在促进微型企业发展时所采取的扶持政策做为一个扶贫型民生战略的重要一环,其相关政策的制定涉及两个目标:第一是微企创业者自身长期能力的建设,比如通过管理教育、技术培训、市场引导等政府延伸服务,提高政策扶持对象的谋生综合素质。第二是涉及扶贫战略的决策。为了获取更广泛的效果,还应考虑提高穷人长期发展权诸如健康、教育、参与权利等。为此,政府必须出台具体配套的政策措施,通过建立和扩大支持微型企业的经济、人力、社会等资本供给网络,帮助穷人摆脱贫困困境,推动民生发展。[26]
Servon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政府对微型企业的扶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政策碎片化(fragmentation)和标准缺失导致政策潜在效用的发挥受阻。微型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特点是社会福利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一个全面系统的微型企业发展战略应该包括:智慧的经济发展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将落后地区的微型企业发展融合进入更广阔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平台中去;使用适当的政策评价标准和方法,避免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技术造成的测量和目标之间的不匹配。[27]
许多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们相信,他们所制定实施的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和项目在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能够发挥消除贫困的重要作用。但事实上,除非它们被真正整合到更广泛的战略中去,否则不太可能达到扶贫目标。Midgley提出政府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政策设计和制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理念:认为一种单一策略,如微型企业和小额信贷,就可以为紧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然而,现在更普遍的观点是贫困问题不会通过简单的补救措施就能解决,是要求实行混合干预措施,包括个人、社区、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参与。这种混合需要参考不同国家的的社会、经济、人口、文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形成促进全球可持续公平发展的战略。规范理论证实了混合干预比过去意识形态驱动下的旧观念,具有更加务实、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些目标的实现就是政府善治的重要表现,并已经被广泛认可。[28]
三、启示
国际学界主要从微型企业反贫困的基础功能出发去研究,认同微型企业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增加穷人收入,降低社会贫困程度。研究的地域范围都属于欠发达地区,政策扶持对象是创办微型企业的贫困弱势群体。学者们主要关注微型企业几个资本支持条件,如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供给途径分析,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实例研究是在探讨解决穷人开办微型企业如何获得经济资本的问题;人力资本供给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弱势群体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成为微型企业创办者的问题;社会资本虽在学术领域备受关注,少数发达国家政府对推动本国的微型企业发展项目也会特别重视社会资本的建设,但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和学者则偏重于关注弱势群体对贫困的抵御及其个体生存能力的提升,很少强调微型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培养和促进。
从国际微型企业研究发展趋势看,对欠发达地区包括残疾人、妇女、少数族群群体创办的微型企业一直是研究弱项,这也将是未来重点关注领域。国内微型企业研究应遵从这一趋势,着重关注创业型、边缘型、脆弱型人群的微型企业支持。国外学者在政府扶持微型企业政策设计研究上,常倾向于对金融、人力、技术、培训等某个单一策略的分析,认为这样可以迅速为紧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已经有学者开始反思这种政策碎片化的问题,他们当中有人提出了更具价值的观点,比如:贫困问题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补救措施就可以彻底解决,而是需要混合干预措施,包括个人、社区、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参与等。这也决定了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体系必然是个立体系统的整体,它包括经济、人力和社会资本政策供给途径设计在内,需结合经济、人口、文化及其他环境因素关联分析,融汇整合到符合本地域发展特点的发展战略中去。
国内学者可在借鉴国际微型企业研究趋势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发展特点,将重点转移到涉及农村、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等欠发达地区的微型企业研究,突破以往缺乏系统构建的既有套路去探讨具体措施,把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资本供给服务做为必要的支持子系统,分项逐个考察,切忌“围钱转”,防止出现扶持政策碎片化、社会资源供给途径单一化的问题。同时,重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针对微型企业的特殊性,融入地域特点和发展环境的考虑因素,结合扶持地域和对象的特点做深入关联性分析。我国还存在大面积的落后贫困地区,有待政府科学决策进行重点扶持,尤其是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的微型企业,由于其掣肘发展的弱势问题更加突出,地位因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尤为重要,生存和发展环境也更为复杂化等特殊性,更需学者们聚力关注,认真研究,帮助政府出台实施符合当地实际特点的微型企业扶持政策,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蒋伏心.小企业支持体系:原则与实践——对美国与中国的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张陆,洪虹.建立“微型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促进我国“微型企业”发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3).
[3]Elaine Edgcomb. Micro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the U.S.: Past,Present and Future. Community Dividend,2007(2):3.
[4]Lisa J.Servon,& Timothy Bates. Microenterprise as an Exit Route from Poverty: Recommendations for Programs and Policy Makers.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1998,20(4):419-411.
[5]DFI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Guidance Sheets. London: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9
[6]Hulme,D.,& A. Shepherd. Conceptualizing Chronic Poverty. World Development,2003,31(3):403–23.
[7]Ssewamala, FM.,& M Sherraden. Integrating Savings into Microenterprise Programs for The Poor: Do Institutions Matter? Social Service Review,2004,78(3):404–428.
[8]Lin Nan.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Social Stru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1982:pp131-47.
[9]Eric Osei-Assibey, Godfred A. Bokpin , Daniel K. Twerefou. Microenterprise Financing Preference:Testing POH within the context of Ghana’s rural financial market.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2012,39(1).
[10]Black, JK. Develop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aradigms and Paradoxes, 2nd ed.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9.
[11]Roslan, A.H., Faudziah, Z.A., Mohd Saifoul, Z.N., Rahimah, M. Microfinance Service for Micro-Enterprise: Good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of Selected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in Malaysia. Journal of Yala Rajabhat University,2007,2(1):31-45.
[12]Hartarska, V. & Nadolnyak, D. An Impact Analysis of Microfinance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World Development,2008,36(12):2605- 2619. http://dx.doi.org/10.1016/j.worlddev.2008.01.015
[13]Gebru,G.H. Financing Preferences of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 Owners in Tigray:Does POH Hold?.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9,16(2):322-34.
[14]Selvavinayagam, K. Improving Rural Finance Market for Developing Microenterprises. FAO Investment Centre-Occasional Paper Series,1995,6(2).
[15]Hamilton,R.T., Fox, M.A. The Financing Preferences of Small Firm Own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1998,4(3):239-48.
[16]Jankovich, Jackie, Hyden, Thomas J, Wright, Phillip C. HRD and Microenterprise: Socio-economic Capacity Building in LDCs. Empowerment in Organizations, 1997,5(2).
[17]Lee, M., Liu, B., & Wang, P. Growth and Equity with Indigenous Human Capital.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94,61(2):435-444.
[18]Sharma, M., Miller, H. G., & Reeder, R. Micro Enterprise Growth: Operational Models and Implementation Assistance in Third and Fourth World Countrie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1990,28(4):9-21.
[19]Miller,H. G., & Clarke, D. Micr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1990,5(5):513-522.
[20]Carstens, & Catherine Mansell. Financing Mexican?Microenterprise: Nafin Restructures to Serve the Small Entrepreneur. Business Mexico,1992,2(10):31.
[21]Nancy C. Jurik ,Gray Cavender, & Julie Cowgill (2006). Searching for Social Capital in U.S. Micro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grams. Journal of Sociology & Social Welfare, 2006(3):151-170.
[22]Woolcock,M. Microenterprise and Social Capital: A Framework for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 Journal of Socio-Ecomomics, 2011,30(2):193-198.
[23]Norhaziah Nawai. The Importance of Micro Financing to the Micro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n Malaysia’s Experience. Asian Social Science,2011,7(12):226-38.
[24]Jeffrey B. Nugent,& Grigor Sukiassyan. Small Firms and Formality: The In?uence of Judicial Ef?ciency and Regulation Costs.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9,34(4):349–371.
[25]Morduch, Jonathan. Does Microfinance Really Help the Poor? New Evidence from Flagship Programs in Bangladesh. Unpublished manuscrip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arvard University,1998.
[26]Chapman, R., T. Slaymaker, & J. Young. Livelihoods Approaches t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Support of Rural Poverty Elimination and Food Security. London: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2.
[27]Servon, L. Micro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New Direc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6,20(4):351-367.
[28]Midgley, J. Microenterprise, Global Pover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2008,51(4):46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