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瑞莲教授荣休之际,欣闻其研究团队的成果结晶《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文选》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国内公共管理学界的许多朋友们都知道,瑞莲教授是我国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尤其是后者的开创者,她带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敢为人先,在地方政府管理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领域默默耕耘,取得的学术成就已得到学界公认,也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首先,也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瑞莲教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问题研究意识。从20世纪80年代中山大学筹办、复办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起,她就一直同我一起进行行政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90年代初我主编、她和系里若干位骨干教师参编的《行政管理学》(第二版起她担任副主编之一)、《行政效率研究》等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广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奖项。90年代中期以后,她把更多的研究精力转向区域行政及至后来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当时她敏锐地注意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力度很大,步伐很快,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有不少探索性做法和经验值得和应该认真研究、总结、推广。同时,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很有必要深入研究港澳地区的公共行政体制机制和“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之间的融合与合作等问题。因此,她连续指导了多届博士研究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潜心研究。在此基础上,她意识到,随着内地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以及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各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势不可挡,也必然催生区域间政府的竞争、合作与协调等问题,对此公共管理学界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她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并出版了《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多部著作,“先行一步”提出并阐述“区域行政”、“行政区行政”、“区域公共管理”等概念及理论。这些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因为它不仅改变了当时一些区域经济学和政区地理学研究者提出的“行政区经济”的话语垄断格局,而且引导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加入到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来。
其次,瑞莲教授开创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一门立足国情的“接地气”学问。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倡导问题导向的研究气质和行事风格,切忌盲目的“拿来主义”。令人欣慰的是,瑞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进行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从一开始就定位在问题导向的中国关怀研究风格。他们研究的粤港澳政府合作、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等,都是近年来政府研究所极其关注的“接地气”问题。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些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研究,首先要进行脚踏实地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然后从发现的问题出发,尝试构建能够解释和分析这些问题的概念或理论框架;而不应先入为主,简单套用国外的流行概念或理论来发表什么“高论”。
再次,瑞莲教授非常重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开放性风格。做学问一定不能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而要善于走出去,树立全国视野和国际视野。粗读全书可知,她开创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十多年来,研究的地域和视野在不断拓宽。从广东行政改革研究到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区域行政研究,从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长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国内区域公共问题研究,拓展到对美国流域治理和州际协议、欧盟治理研究,以及区域公共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行政环境的变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议题和具体领域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变化。如今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已经逐步向区域治理研究转型,涵盖了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区域合作与协调研究等十大具体领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组织发起的“区域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已连续举办两届,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影响力;她与澳门大学刘伯龙教授等创立的澳门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学会已逾十年并成功主办了多届两岸四地学术会议,其研究成果也获得了“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时任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还亲自为其颁奖。总之,瑞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富有成效的,特色也是十分鲜明的。
希望瑞莲教授退休后她的研究团队坚持并创新其研究领域,弘扬其学术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地推陈出新。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与其事,为推进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深入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