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新书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2016-12-12  发布人:刘晶

  作者:刘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社长,编审 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论述,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16年1月10-16日开办了“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一期——“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4月8-12日开办了“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二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两次研修班先后邀请了卫兴华、胡钧、顾海良、刘伟、洪银兴、逄锦聚、张宇等全国近20位知名学者前来授课。研修班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整理了这些知名学者的讲课稿,出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两本书,全面阐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果,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魅力,展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伟大创新。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好用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好用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2015年11月,在主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016年7月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到发展“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再到“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这一系列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修课”、要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思想,也阐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对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进一步搞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全面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一书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得到的新发展。卫兴华教授在书中重申了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搞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怎样判断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纠正了经济学界、历史上、教科书中流传的种种错误的、不全面的看法,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新的挖掘、梳理和研究。程恩富教授从五个方面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尤其注意纠正了对中央决策作出的不符合党中央相关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精神的错误解读。胡钧教授阐释了《资本论》的现实意义,即政治经济学是如何研究经济发展的。张宇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精髓、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刻的论述。林岗教授辨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丁堡俊教授阐释了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杨志教授从五个方面阐释了她对“生态政治经济学”的理解。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一书中,各位专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追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发展的渊源和脉络,深刻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核心命题、主要任务、根本目标等极为重要同时又有深刻内在联系的几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和突出特征,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分析和切实的政策建议。

全书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若干主题。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顾海良副主任在书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王立胜教授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高度,回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洪银兴教授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目标任务、经济制度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三、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一定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理论指南。

胡钧教授在书中指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有三点,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二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三是这种生产关系是发展的,有它的必然性,也就有它灭亡的必然性。其中,第二点经常被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对此规律认识不清,就不会看到这一理论的巨大实践意义,也就看不到把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不仅是政治理论课,同时更是一门经济发展课。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我国的经济学发展现实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不能把生产关系理解得太抽象化,或理解成只是讲阶级斗争的理论。通过选择和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产关系,并以此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色。从历史和实践上看,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这一方面出自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的科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

刘伟教授在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认识改革的基本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二、改革的基本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全面展开。三、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变迁的根本归结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通过上述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为什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为指导,概括而言:首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之间的能动关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必须深入研究。其次,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与人的生产关系,论证了特定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及其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证明或否定了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合理性。社会主义制度正处在探索、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许多命题还在探索中,需要政治经济学作出科学回答。第三,如何统一公有制与市场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第四,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关系、回答社会制度的历史正义性的社会科学,其所要解答的问题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坚持服务国家,立足民族,立足解决中国的问题,在总结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经济理论。把中国的问题解释清楚了,中国的实践在世界上立得住了,这一套学说和理论,就会得到世界的认可和欣赏。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希望《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这两本书的出版,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研究与学习有所帮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智慧,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