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最新目录
政务公开及其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公共管理
燕继荣
发布时间:2015-7-6  发布人:本站  源自:本站
    

  相关部门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就我国各级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及其信息化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征集意见。借此机会,我就政务公开及信息化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如下:

  第一,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基本原则,信息网络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纵览全球发展态势,国家之间的竞争固然是实力比拼,但实质上就是信息沟通的竞争。不管信奉什么主义,不管实行什么制度,最终归结为决策信息是否充分,信息不对称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克服,信息开发和利用水平达到何种水平。就此而言,信息化建设必须提高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此,决策部门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建设的范畴。同时,也可以考虑用政府信息公开化来推动政府改革,实现政府再造。

  第二,近年来,在最高决策层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各级政府围绕信息公开做过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现在存在两个不对称,一个是民众对于信息公开的需求和政府公开信息的供给有明显的不对称;第二,政府要求百姓提供的信息和政府自身能向百姓公开的信息不对称,比如说政府要查百姓的户口,查得很细。今天上午,我接到居委会的人打来电话,说正在核实居民信息,问我个人信息、户口所在地、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等等。但是我们要了解那些我们想知晓的政府信息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很多网民对于政府预算、三公经费、官员财产信息有许多具体的了解需求,但往往不能如愿以偿。从长远来看,这两个不对称要么必须有个说法,要么必须有个解决方案。

  第三,政府信息公开怎么改善,公共信息网络如何建设?归结起来有这么几条:一是要有一个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而且这种顶层设计要越早越好。时间越往后拖,各个地方都实践起来了,统计口径、技术标准、信息接口可能都不完全一致。一旦各地各部门形成一套自我运转的系统,再把它们串联起来,可能成本会大。二是要把政务信息公开和落实与保障公民权益、改善政府管理绩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结合起来。有领导提出,要实现公开、回应、服务、互动这些功能的整合,这样的设想实际上体现了广义信息建设概念的精神,说明我们的目标不只是让政府发布一点信息、公开一下政务就完事,而是通过政务公开建设,实现公民权利,提高社会的信息沟通、互动的能力,提升整个国家信息开发和利用水平。三是要不要考虑建立一种公民广泛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和机制。比如说,我们要不要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这样一种专门组织,要不要建立政务公开民众满意度调查机构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制度。在这方面,高校、专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媒体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四是要不要把政务信息公开和公共信息网络化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的体系中来。如果不把要求和原则转化为官员行动的动力,事情往往会停留在口头上而不是行动上。怎么把信息公开和信息网络化建设任务转换为官员考核标准,这需要学界和政界的合作。除此之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建立促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中心或智库。高校的研究者一般各自为阵,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有没有可能通过这个事情建立常规化的研究机构,围绕信息化问题经常做一些学术研讨活动,开展专项课题和重大攻关研究,甚至对政府的公共网站和信息网络系统展开统一的评估。五是政务公开除了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平台化、数据化建设之外,要不要考虑把它引入司法程序。既然信息公开有立法,那么,就要将它引入司法程序。现在,信息公开不公开政府说了算,公民提出申请以后,它可以理会,也可以不理会,而且不做任何解释。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改变,最好的办法是把它纳入司法程序。

  会中讨论的多是理想的方案,提出的都是应该追求的完美原则,但回到现实,还要考虑可行的方案。要求太高太理想,也可能不利于现实行动。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