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最新目录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公共管理
张云昊
发布时间:2013-7-11  发布人:本站  源自:本站
    

doi:10.3782/j.issn.1006-0863.2013.07.04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CGL064)、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ZD-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12-CXTD-07)。

        [摘要]随着知识政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前沿性、交叉性的重大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意识,在建构了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十二五规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中管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发展趋势和运行机制。本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之间日益呈现出一种主体间性的“双向运动”趋势,这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重构。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制定;双向运动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7-0022-05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影响政策以及在哪些阶段、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政策,这一方面决定着以公共问题研究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决定着以公共问题解决为己任的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问题就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在我国当前学术制度与政治体制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是如何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之中,形成了怎样的运行机制,以及在参与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中国特色”。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日益重视向多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团体寻求智识支持。许多学者关注这一现象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库领域[1],对于更大范围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如何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之中还缺乏应有的关注。当然,要研究这一问题并非易事。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科学研究日益分化和多元化,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研究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参与政策的行为模式比较低调和“隐蔽”,他们很少以公众可见的方式进行参与,因此人们很难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影响政策的。国外学者肯特·考尔德曾将政策制定过程背后的研究者群体称之为“权力的伴影”[2], 非常形象的道出了研究者群体在当代政治决策中影响巨大却隐藏幕后的特征。[3]为了降低这种复杂程度和行为的隐蔽性,我们选择 “十二五规划”为例进行深度剖析,以管中窥豹,从中透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与机制。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蓝图,“十二五规划”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它的制定也要求更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据统计,在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各类社科专家和研究人员将近万人。 [4]这一过程,为我们观察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了全景式的窗口和绝佳的案例。
        本文首先从社会科学研究群体、政策过程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上搭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深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整个过程,从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发展趋势,以期捕捉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新气象”。
        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框架
        从静态结构上来看,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主要包括两大要素,即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的过程;从动态运行上来看,主要指两大要素的互动关系。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一问题的分析框架涉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分类、政策制定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
        (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分类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各级社科院、行政学院、党校以及各类思想库等。如果按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属性及其与政府隶属关系的远近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主要指各级党委和政府下设的、隶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官方政策咨询机构,包括中央和各级党政系统下设的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参事室以及各级党政部门下设的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对中央及地方公共政策的影响有着“直通车”的优势。(2)党政部门直属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指各级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的、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官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等。(3)高等院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包括高校下设的哲学社会科学二级学院以及各类研究机构。(4)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指那些独立运行的、不隶属于党政系统的研究机构,也包括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中国设置的分支机构。
        (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框架
        以上我们从静态的角度归纳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四类机构,分析了它们与政策之间的关联。接下来我们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及其两者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主要包含四个阶段,即“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设置—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影响政策制定过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它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政策制定的每一个阶段。对于这一参与过程及其机制,许多国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整体上提出了理性主义和知识运用这两条路径。[5]理性主义路径认为社会科学知识可以线性的进入政府的政策之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模式和客户—承包商模式[6];知识运用路径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能间接的对政策产生影响,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石灰岩模式[7]、知识渐进模式、问题导向模式、启发模式、知识产业模式、传播模式等。[8]实际上,如果从学术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上来看,这两条路径可以更为清晰的区分为政策理性的运用知识和知识理性的影响政策,即政策制定者通过理性的制度设计或方式吸纳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到政策之中,而社会科学研究也积极主动的通过自身创设的各种途径影响政策的形成。
        三、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的过程分析
        就政策形成的一般过程来看,从2008年3月启动到2011年3月编制完成的十二五规划方案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步骤:(1)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形成;(2)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形成;(3)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形成;(4)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涵盖了一般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第一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的问题确认和界定阶段,第二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的议程设置和政策目标的确定阶段,第三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方案设计与制定阶段,第四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方案的合法化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社会科学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
        (一) “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形成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
        这一阶段始于2008年下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十一五规划”进行的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新增了第三方独立评估程序。在第三方独立评估中,发改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驻华办事处三家机构对十一五规划进行独立的、客观的、专业的中期评估,要求每个机构提供一份独立的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在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基础上,2008年底到2009年初,国家发改委组织各方面力量,提出了8大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并直接委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内研究机构以及发改委内部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2009年底,发改委在汇总各研究机构上报的课题后,拿出了一个总的研究框架上报给中央决策层,中央决策层遴选出十二五时期30个重大课题,直接委托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67个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70多家,重大选题41个,各类子课题数百个,研究人员上万人,最终形成70余篇、5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文稿。[9]在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范围较广,参与程度较深,形成了整个政策制定的一个参与高潮,因而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也形成了新的参与机制。 

1  我国四类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分布情况

机构类型

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

党政部门直属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高等院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总计

 

 研究机构

主要分布于发改委下设的各类研究机构,承担12个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承担3个课题,其它智囊机构承担4个课题。

主要分布于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以及国家和地方的信息中心,共承担课题12项,其它研究机构承担5项。

主要分布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下设的研究机构,共承担课题28项,其他大学下设的研究机构承担10项。

 

 74

承担课题量

19

17

38

0

74

百 分 比

26%

23%

51%

0

100%

        首先,就参与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来说,这一阶段呈现出了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参与格局。根据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一书[10],这一阶段研究课题共有80个,除去隶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6个机构承担的6项课题以外,其余的74个课题都由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承担,它们的分布情况如下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主要以高等院校下设的研究机构为主,占51%,而在这些高校中,又以知名高校下设的研究机构为主;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与党政部门直属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旗鼓相当,分别占26%和23%,在这些类型的机构中,又以发改委下设的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这四家研究机构为主。这样,就形成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的“一体两翼”格局,即以高等院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主体,辅之以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和直属的研究机构。这一格局呈现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的趋势:首先,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高地”的高等院校,尤其是985、211建设高校,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其次,参与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层次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既有国际型的研究机构参与,例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也有国内省级研究机构,例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信息中心等,还有一般的高校参与,例如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宁波大学商学院等;最后,作为相对独立的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很难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其次,就参与机制来说,这一阶段主要运用了公开招标和直接委托相结合的机制。公开招标与直接委托机制可以统称为工程模式,它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市场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形成了“一对多”和“多对一”的研究方式。“一对多”的研究方式即是指针对重大的研究课题委托给多家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进行多方研究,形成“多家机构对同一课题”的格局。例如,针对《“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研究》这一重要课题,发改委共委托了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四家机构进行独立研究。“多对一”的研究方式即是指针对一些实力雄厚的知名研究机构或者专家学者,委托给他们多项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一家机构对多项课题”的格局。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机构就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11]
        (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形成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10年2月到2010年10月)
        在前期调研和基本思路形成以后,201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十二五规划建议”作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并于2010年4月2日正式成立文件起草组,成员来自相关部门和地方的78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这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这一公共政策议程的开启。4月6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二五规划建议”问题的意见。随后,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各地进行深入调研,共召开31个座谈会,同423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交流,形成了8份有分量的调研报告。8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就《建议》在120多个单位、党内老同志和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吸纳建议780多条。8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科学研究在这一阶段不再是以研究机构为单位的大规模参与,而是呈现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重大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些特点。首先,就社会科学研究参与者的身份来看,这一阶段的参与主要是一些体制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和学者。无论是起草组中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中的专家学者,还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的专家学者、民主党派中的专家学者,他们大多都身处于体制内部。其次,从参与机制上来看,形成了具有我国政治体制特色的两大机制,即政治吸纳学术机制和协商机制。政治吸纳学术机制主要指政治系统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一些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者直接吸纳入政治体制中,从而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例如起草组中的专家学者、党的十七大代表中的专家学者以及民主党派中的专家学者等。协商机制主要指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研究者之间针对某些公共政策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和真诚、平等的沟通,互相学习、吸纳对方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这一机制的主要方式是座谈会。以座谈会为主要形式的政治协商机制是一种基于双方平等协商关系的小规模、封闭性的精英型参与模式,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没有严格的程序。政治协商模式的优势在于它通过“圆桌会议”创设了一种平等氛围,专家学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政治官员进行直接对话;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参与的人员较少,商讨较为封闭。
        (三)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过程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正式进入编制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三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对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的多次论证。2005年10月,国务院正式成立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由50多位经济界、科技界、企业界、政府部门和其他知名专家组成。十二五规划草案的编制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多次组织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进行详细讨论、专业咨询和专题论证,并正式向国务院提交论证报告,并随同《纲要》一起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审议《纲要》的重要参考。从这一环节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加入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来实现的,由于委员会人数较少,因此这是一种小规模、精英式的参与。这种参与是典型的专家咨询机制,即政策制定者自上而下的通过制度化的程序设置向研究机构或者专家委员会征询意见或建议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的专家咨询制度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从纵向的中央到地方和横向的政府部门之间都相继建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形成了政策咨询的专家网络,这进一步的增强了社会科学研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第二个环节是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月,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建言献策活动。在这次建言献策活动中,国家发改委建立了专门的“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网站,设置社区建言、邮件建言、微博建言、话题建言、短信建言等多种形式,专门成立了建言献策办公室,每一条意见和建议都进行登记、编号、分类等。与此同时,建言献策办公室把收集到的各方建议每周汇总上报有关领导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起草小组。在两个月的建言活动中,共收到64709份建议。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借助这一平台,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在这一环节的参与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言模式。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这一模式主要通过三个制度化和组织化的途径来实现,即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全国和地方的人民政协会议以及各级政府决策中的听证会、论证会、建言会等。通过这些途径,社会科学的专家代表能够依据法律赋予的相应权利向决策机构提出政策方案或者建议,从而参与到政策之中。建言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建言和间接建言,直接建言者的身份往往是体制内的专家学者,例如学术界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他们往往通过党代会、人大会议、政协会议、公开听证或论证等途径进行建言;间接建言者的身份往往以体制外的研究者居多,主要通过信件、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建言。从这次建言活动来看,主要采用的是间接建言方式。
        在专家委员会论证和建言活动结束以后,进入了第三个环节。2011年1月20日至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主要由相关政府部门、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等参与,共提出意见1175条,直接采纳了366条。这一环节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方式主要是直接的协商模式。
        从以上分析来看,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路径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参与的主体呈现出 “大众化”的建言参与和 “精英化”的协商、咨询参与交相辉映的特征。
        (四) “十二五规划纲要”合法化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11年3月)
        由国务院制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必须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以后,才具有政策的合法性,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合法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而且也在一定范围内参与了政策的决策。首先,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之前,经过了两个重要的“提前”程序,第一是由全国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前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审议并提出报告;第二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提前进行审议。在这两个“提前”程序中,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设的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最大特点是专业化和常规化,它主要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在十一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32名人员中,有经济类专家共12名,占38%。全国人大代表中也有部分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他们与财政经济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一起构成了这一环节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的主体。其次,在召开第十一次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时,由国务院总理向大会做《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进行表决。在这一环节,全国人大代表中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一方面参加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一方面还负有决策的职责;全国政协委员中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对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建言献策。2011年3月14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批准颁布实施,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合法化。至此,这一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顺利完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主体是人大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中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从参与的模式上来看,他们都是被吸纳入政治体制内部的学术精英,因此可以归为政治吸纳学术的机制。
        四、结论
        以 “十二五规划”为例,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与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要的改变。这些改变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气象”。
        第一,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来看,它呈现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变化。首先,从参与主体上,今天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更加注重体制外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尤其注重问计于知名高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形成了 “一体两翼”的参与格局。其次,从参与的程度来看,在公共政策形成的不同阶段社会科学研究参与的形式、范围和积极程度都有所不同。在公共政策方案制定的阶段,由于需要前期的调研和方案的设计,这需要更多的调研资料和专业知识。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形成了一个参与高潮。在公共政策方案的评估和决策阶段,由于主要是在相对封闭的政治决策体系内进行,因此这一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规模较小,主要是一些体制内的学术精英,形成了精英化参与。在选定的政策方案征求意见阶段,由于它是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也能够广泛地参与进去,形成大众化的参与。最后,从参与主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来看,无论从参与的广度还是深度上,知名高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加,而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依然处于边缘化的地步。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正在悄然的进行着职能转变,由过去的政策“制定者”开始向“把关人”转变,即由过去对政策方案的规划与制定的垄断性职能向更加注重对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提出的政策方案进行收集、评估和筛选等职能的转变。
        第二,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的发展来看,呈现出了主体间性的“双向运动”趋势。一方面,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政治决策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央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越来越重视社会科学研究的智识支持,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日渐开放决策结构,创新各种路径、广开渠道吸纳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或者组织参与其中,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局限于与少数官方智囊进行互动。例如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所设置的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前期研究课题公开招标制度、专家委员会论证制度等。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也日益重视以公共问题为中心、以政策为导向的应用型研究,以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咨政等功能。近年来,除了原有的党政部门下设或者直属的智囊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断发展以外,更专业化、更大规模、更综合系统的以知识交叉互补为特征的各类政策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经异军突起,尤其以知名高等院校下设的研究机构为代表。这些研究机构以更为主动、积极的姿态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各类公共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深入全面的影响政策制定的过程和走向,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政策制定结构的逐步开放,为更广泛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拓宽道路。这样,在公共政策制定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的双向运动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作用,推动着我国政策制定体系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第三,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机制上来看,从十二五规划这一案例中可以归纳出五种基本模式,即工程模式、专家咨询模式、学者建言模式、政治协商模式、政治吸纳模式,这些模式与国外的模式既有共相,也有中国特色的殊相;它们既具有各自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9-103.
        Zhu Xufeng. China's Think Tanks: Research on Their Influence in Policy-making Process.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pp69-103.
        [2]Kent E. Calder and Mariko de Freytas. Global Political Cities as Actor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SAI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 29,No.1,2009,pp.80-97.
        [3]王绍光.政策研究群体与政策制定[J].政治学研究,2011(2).
        Wang Shaoguang.Policy Research Groups and policy making.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11(2).
        [4]胡鞍钢.中国特色的公共决策民主化——以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Hu Angang. The Democratization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aking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2).
        [5]李捷理.社会学: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8-377.
        Li Jieli.Series on Western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7.pp358-377.
        [6]Landry, Rejean, N.Amara, M.Lamari. Uti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Knowledge in Canada. Research Policy, 2001(30).
        [7]Martin Bulme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Government: Comparative Essays on British and the United States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8]Weiss, C.H.(ed).Using Social Research in Public Policy Making.Lexington Mass, D.C. Heath, 1977.pp67-83.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诞生记[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3084837.html.
        Suggest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3084837.html.
        [10]张平主编.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Zhang Ping.The Strategic Studies for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Beijing:The People's Press,2010.
        [11]中国智库揭秘:十二五规划形成全过程[EB/OL].
        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0-10/28/content_21223907.htm.
        The Secret of Chinese Think Tank: the Whole Process of Mak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0-10/28/content_21223907.htm.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新乡453007)

A Process Analysi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Policy Making
——A Casestudy of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Zhang Yunhao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politics, i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leading and cross-cutting major issue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policy making. The paper firstly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volved in public policy making.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process, trends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rticipating in "12th Five-Year Plan".This study shows that Chines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rticipating public policy is appearing the trend of intersubjectivity “bidirectional motion”, which reflects in essence the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between academia and politics.
        [Keyword]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ublic policy making; bidirectional motion
        [Author]Zhang Yunhao is Researcher at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