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的“人生絮语”栏出现过《一封写于2070年的信》①。这当然是虚拟的,但读来令人为之一怔:怎么只要大约半世纪的时间以后,情况可能会变得那样糟糕?!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想想: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不可再不当回事或徒托空言以免后悔莫及了。
信里描绘的基本情景大致如下:作者当时刚满50岁,看起来却像85岁,已属于最老的人群,并知道来日无多。原因是很少喝水致患很严重的肾病,不是不喝,而是水被污染或水源枯竭,每天只能喝到半杯,随眼可见的只有沙漠。由于缺水,20岁的肤质像40岁的,平均寿命仅35岁。水成了最贵重的珍宝,黄金和钻石已一文不值。女孩子都剃了光头,只因无水洗发。水少了,树木稀少,氧气变的日益稀薄,新生代的智商也随之降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作者回忆自己5岁时还清楚地记得满眼绿树、花园,能痛痛快快地饮水、洗澡,父亲大洗其车之类的事。可是,仅仅45年,事情竟变得大不相同,实际上还不到半个世纪!
对此,也许有人认为难以置信,或者有些危言耸听,似乎杞人忧天。但不妨认真思考一番,便不难察觉其警示作用。例如信中也提到很多类似“节约用水”的标语没人在意;有人大声疾呼要保护环境也被忽视,甚至在破坏环境时参与其中。作者深感愧疚,很希望时光能够倒转,回到还可以做些能拯救地球的时候,并希望整个人类都深切理解这一切……。
问题还在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灵性”到哪儿去了?现在科学昌明,一日千里,尖端、前沿难计其数。面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枯竭,难道就熟视无睹和听之任之,从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朝一日同归于尽吗?其实,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放眼全球,人类自身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很不协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是客观存在。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各谋其利的特点显而易见和非常突出。在这种格局下,有时难免出现“聪明反被聪明误”、“损人并不利己”以及无法独善其身的事。最好是:“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②大家都是地区居民,要共同维护好地球环境。否则,即使不马上见效,也会报在晚年或祸及子孙。总而言之,还是和平发展、合作互利,一起保持一个美丽、宜居的地球好。
①原为西班牙《数码板》2013年6月30日所载文章,转见《参考消息》2013年7月12日第6版。
②毛泽东词:念怒娇·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