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782/j.issn.1006-0863.2013.10.01
*本文为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测评技术(2012-0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杨志华、樊阳程、杨智辉、田浩对本文的贡献。
[摘要]美丽中国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省级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本文运用改进了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2013),计算出各省份最新生态文明指数和绿色生态文明指数,总结了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文章基于2001-2011年的数据,发现新世纪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保持稳定上升态势,但环境质量却持续退步。文章还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因素和所处的国际水平。文章最后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树立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以及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省域
[中图分类号]D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0-0007-0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注意加强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辟一章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论述,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习近平同志在发给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贺信中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的实现,有赖于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那么,新世纪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十八大前夕,我国又面临怎样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如此高的战略地位?十八大之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又该如何大力发展?这些都是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大问题。
一、各省最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
(一)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方法
为了科学、准确、及时地评价我国各省级区域(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简称“各省”,下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暨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依托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与信息系统技术研究”,首发《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1]在此基础上,2010年,我国第一部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0)》正式出版,发布了各省份2005-2008年的生态文明指数,以及各种分析结果。[2]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出版生态文明绿皮书三部。
2013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2013)[3]在前三个版本的基础上,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合理的精神,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狭义和广义的两个内涵,分别测算整体的生态文明指数(ECI)和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中的一个,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广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他四个建设当中,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此,ECCI2013保留ECCI2010的四个考察领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据此计算得出表现各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状况的生态文明指数,以及去除社会发展二级指标后重新计算得出的反映狭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偏绿的绿色生态文明指数。
2. 调整了部分三级指标。与ECCI2010相比,“生态活力”部分增加了“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环境质量”项指标保持不变;“社会发展”里的“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改为“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协调程度”部分,由于我国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且国家统计局不再发布2011年各省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数据,因此删去该项指标,同时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增补了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单位GDP氨氮排放量2项指标。调整后的ECCI2013共包括22项三级指标。
3. ECCI2013继续采用相对评价算法。按照统一的Z分数(标准分数)方式,对三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赋予各三级指标等级分,并根据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三级指标等级分加权求和,计算出反映各省域各核心考察领域建设水平的二级指标得分,然后再对各二级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分别计算得出各省的生态文明指数(ECI2013)和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2013),如表1所示。
表1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2013)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
生态活力(30%) |
森林覆盖率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 | ||
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 | ||
环境质量(20%) |
地表水体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