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2003年12月4-5日,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政府应急管理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名誉会长李贵鲜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中外应急管理专家学者及各有关方面代表共15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是我国就政府应急管理课题举办的首次国际研讨会,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国内外政府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前沿问题,为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会议就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预警和应急机制、危机管理原则与方法、政府应急管理的国际经验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应急管理问题,一直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并在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应急机制和依法进行应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没有防治先例的非典疫情,中国政府直面挑战、勇于负责,及时提出了“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迅速果断地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应急措施和法律法规,带领全国人民,全力开展非典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取得了卓有成效,对此国际国内外社会给予了高度赞誉。在应对非典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在应急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探索,如迅速组建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协调体系、尊重科学、民主决策、依法防治、群防群控、信息公开和开展国际合作等。实践表明,这些应急政策措施不仅卓有成效,而且为今后处理突发事件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同时,针对防治非典和应对其他突发事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各级政府正在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着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和预警应急机制,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几乎每天都以各种形式发生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特别是政府如何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为我国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外国专家局作为中国政府主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行政机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作为全国性专门从事国际间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交流的非政府机构,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聘请外国专家来华、组织国内外培训等手段,促进在政府管理领域的中外交流。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为中外专家提供一个信息互换、经验交流的平台,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研究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与建设性意见,并为今后就政府应急管理专题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国内外专业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应急管理专家到会演讲并参加讨论。美国应急管理专家分别阐述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及预警、防范、化解和善后的全过程,介绍了信息系统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运作和方式;德国应急管理专家介绍了德国政府灾难管理系统和运作方式;澳大利亚应急专家阐述了大型公共活动的安全保卫和悉尼奥运会安全系统。我国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公安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的应急管理研究专家学者,就中国应急管理的特点和经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预警和应急机制的创新、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等重大课题进行了演讲。各级政府部门的官员、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到会参加了讨论。本次论坛是由中国社科院博士中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承办的。 (胡仙芝 田妙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