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0周年 >> 刊文集萃 >> 动态资讯 >> 正文

体制转轨与政府管理的高效廉洁——浙江省行政管理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1998年第9期)

发布时间:2015-7-21  来源:本站

  浙江省行政管理学会于1998年6月4日—5日在杭州召开了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省各地约12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常务副会长柴莹同志作的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修改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会议推选李丰平为名誉会长,选举省政府秘书长蔡光明为会长。此次大会是浙江省行政学界的一次大聚会,加强了全省行政学界的凝聚力,为进一步推动浙江省的行政管理研究工作,使学会更好地发挥为政府工作服务的职责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会议围绕“体制转轨与政府管理的高效廉洁”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管理如何逐步实现高效廉洁显得极为重要。结合我国当前政府管理的新发展,研讨会主要围绕政务公开和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两大内容展开了讨论。现把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政务公开问题

  浙江省金华市政务公开的做法经媒体报道之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政务公开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重点。与会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对政务公开意义的认识

  对政务公开的意义,代表们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一、政务公开是使人民能够真正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取信于民的一个制度创新。人民当家作主,首要的是知情权。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中,公开是前提。二、政务公开有效地遏制了权力腐败。权力的封闭操作是产生腐败的温床,推行政务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使腐败行为失去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三、政务公开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推行政务公开,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办事手续由繁到简,办事过程由暗到明、办事节奏由慢到快,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二)政务公开的内容

  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就政务公开的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五公开:①办事权限公开;②办事依据公开;③办事程序公开;④办事标准公开;⑤办事结果公开。至于政务公开的具体内容,有代表认为,除了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以外的事项,只要有可能,都应公开。但更多的代表认为,政务公开应抓住重点,即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的内容展开。如果政务公开只拿几个无关紧要的部门做做样子,公开的内容也与群众关系不大,这样的政务公开只能是形式主义。

  (三)如何保证政务公开顺利推行?

  对此,代表们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推行政务公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统一认识是前提,建立组织是保证,制度化是重点,抓监督是关键,舆论配合是动力。第二种认为,要保证政务公开顺利推行,必须强化监督机制,为此:①要健全举报投诉职能;②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制度;③建立各种类型的义务监督员和义务监督小组;④发挥好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第三种认为,实行财务公开,尤其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公开性,才能保证政务公开顺利推行。为此,一要全面推行收费许可证和收费登记卡制度,提高收费项目和收费额度的透明度,让收费行为置于“阳光之下”;二是要把好“支”的关口,建立财务支出情况公开制度,尤其是消费性支出,要定期公告于众。

  (四)如何深化和发展政务公开?

  金华等地的政务公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不少代表认为,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应该使这项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下去。有代表认为,目前不少地方的政务公开实际上只是事务公开,今后,应该在财务公开、人事公开、决策公开等方面逐步深化。为此,还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①公开与政务保密的关系;②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关系;③政务公开与人治和法治的关系;④政务公开和其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二、关于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

  在九届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之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很快也将展开。本次学术讨论会上代表们就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廉价政府”的构想,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确立三个目标要求,一是科学,二是精干,三是高效。即“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强市场”。另一种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行政管理对象在某些方面呈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机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本次机构改革也只能是过渡性的,希望通过这次机构改革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应该把使政府机构与社会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

  (二)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与会者普遍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因为机构是根据职能设置的。但如何认识地方政府的职能?与会者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动态性和过渡性的,因为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之中,这个过程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硬要拿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或我国完成转型过程之后的理想形态的政府职能来套现实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是不现实的,容易导致政府职能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现在最需要着力研究的不应是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想形态的政府职能,而是现实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或者如何向理想状态的政府职能转变。第二种认为,理论上阐明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为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找到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不断用这些理论来分析我国现实的政府职能,才能不断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三种认为,无论是理想形态还是现实条件,在政府职能问题上,我们都必须不断围绕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展开,逐步理顺这几者的关系。

  (三)关于地方政府机构的具体设置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地方政府机构的具体设置很自然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会代表对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①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不应和国务院的机构设置完全对应,一些宏观调控部门在中央属于加强的(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但在地方,尤其是县区一级,情况就不一样。县、区一级的计划委员会要不要设,如何设,就很值得研究。②在总的原则指导下,各地对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应有较大的自主权。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应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不能搞成一个模式。③从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看,地方政府机构调整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国务院机构调整的范围还要大。因此,当前有必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多开展一些这方面内容的研究。

  (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问题。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历来是难点。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要达50%,不少代表提出,比起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来,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难度更大,因为无论人员素质还是分流的渠道,地方都不如中央。因此,更应在这方面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在试点的基础上拿出更多的分流办法。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