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河南省行政管理学会立足现实,面向改革,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河南省行政管理学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把改革中的热点作为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他们确立了“三并举、三为主”的方向,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以应用研究为主;历史问题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并举,以现实问题研究为主;世界性、全国性问题研究与本省、本地区研究并举,以本省、本地区问题研究为主。如: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学会组织人员先后到17个市地、30多家企业调查研究,针对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行政干预过多、企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及时召开了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研讨会,并修改了《关于我省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发至全省,对全省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主动参与,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是河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工作的另一特色。他们主动围绕政府的重大决策与活动开展工作;主动围绕政府领导的思路与决策意图开展研究;主动搜集信息,积累资料,为政府领导决策服务;主动请求任务,取得领导的支持,防止自身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譬如,面对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县级市,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一重要课题,省学会利用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会在洛阳联合召开全国县级市职能特点和管理方式研讨会的机会,组织力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关于我省县级市管理现状与思考》一文,就我省县级市管理的类型和体制、当前县级市管理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以及县级市行政管理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后来,省政府起草《河南省小城市建设规划》时,省委常委、副省长胡悌云指示,由省行政管理学会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做,既提高了学会的地位和影响,也增强了学会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几年来,他们多次参与起草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还派人直接参加了地方机构改革、公务员制度试点、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为给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河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十分重视不断提高研究的学术水平。他们充分发挥联合社会各学术团体和科研部门的桥梁作用,组织广大专家学者、包括各级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紧密联系政府管理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问题,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政府的管理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几年来,他们先后召开理论研讨会十多次,编写出版了《中国行政法学教程》、《管理通论》、《乡镇领导学简明教程》、《行政学纲要》、《实用行政管理学》、《会议学引论》、《政府公共关系学》、《中国县级市回顾与展望》等专著14部,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这些成果,大多观点新颖,联系实际,有的还获得了省及全国社科优秀作品奖。
最近,结合十四大精神的贯彻,河南省行政管理学会针对河南的实际,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综合治理与社会治安体制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问题等。二是机构改革问题。包括地方机构的设置、职权与事权划分、机关整体转为经济实体后如何进行行政管理问题,机关干部分流、兴办经济实体问题,精兵简政后富余人员安置问题,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问题,事业单位管理现状及改革问题等。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包括机构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现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如何向公务员过渡,如何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管理,如何选配各级领导班子等。 (李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