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难以说已众所周知,但是估计大体得到世界公认的事实是:古今中外的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方面的竞争。这种情况自古已然,于今为甚。其中特别是领导人才,更是竞争的关键或焦点所在。那是因为事关全局和全过程,不重视也不行。我国古代早有流传已久的名言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强将手下无弱兵”、“闻鼙鼓而思良将”等等。领导学或领导科学的终于兴起,决非偶然。西方盛传培训领导是改善管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一说,其实正是我们“头头抓,抓头头”这一通俗易懂的经验之谈。一般而论,对领导人才的重要性已有较普遍的认识,问题在于有待提高和加深,以求掌握精髓和要害。
史策新著《领导特质——领导人才之魂》(以下简称“史著”),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显然已经在其旧著《领导素质论》(1998年)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提炼而有所突破。仅就书名看,“素质”与“特质”虽一字之差,却大不一样,难怪著者为提醒读者对后者加注“领导人才之魂”了。凡事达到“魂”的高度,就非同寻常。它必然要与时代精神、根本原则和发展的大方向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在所从事的领域内和所承担的任务中,洞察先机、驾驭全局、处理好上下左右内外等关系的能力特别强,大义凛然、大气磅礴,对事业全神贯注和全力以赴并勇于负责。因此,提出“特质”问题,可以说有画龙点睛之妙,很有积极意义。
在粗读史著之余,深感资料丰富,分析论证有说服力。这表明著者有长期积累和较好的研究功底。愚意认为,将此书列入学习研究领导学或领导问题的参考书目,应算是明智的选择。从所引用的众多观点、论述和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中,读者可以得到不少启迪,有助于深入思考,领悟领导者优劣成败的真正原因。本来,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早有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之分。但仍不免常有人提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的问题,说形势比人强,或人定胜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都有。但不管怎么议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是完全必要的。史著把“反省”作为结语来处理,用意很好,但内容似尚有拓宽余地。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精彩的著述也不例外,要看主流和本质。吹毛求疵和以瑕掩瑜都未免有失公道。不过,如有可商榷处,也不妨提出,各抒所见。对于史著,在予以肯定的同时,感到若能进一步联系实际,可能更好。说得更具体些,这里说的实际,主要是指现实,即此时此地的现实环境和发展道路及其目标、前景,或者简单概括为国情、国策。古代和外国领导者与现代中国领导者之间虽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共性要求,但在不同时代、国家或地区各有个性特点不可忽视。我国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共同的历史使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现代化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作积极贡献,在讨论领导特质之际,对此应强调、突出,方能真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的放矢。否则,或亦难避厚薄重轻失当之嫌。
不仅如此,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中国和平发展,世界议论纷纷,说好说坏的都有。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显著的成绩,也出现一些问题。作为具有“特质”的中国各个领域的各级领导们该怎么看待?是坚定不移地在改革中发展和在发展中改革继续前进呢,还是犹疑不决,缺乏信心,停滞不前?这可不是小事,建议在有修订机会时补上一大笔这方面的有关内容,如何?
总之,史著基础很好,堪称佳作。以上浅见非欲求全,只是读后有此感想而已。
(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广州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