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无限制扩张会导致政府冗员现象严重,机构臃肿庞大,办事效率低下,行政成本无限增加。而多少年来,许多著名的管理学家、学者曾为政府组织的效率最大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围绕着政府效率这个永恒的论题,分别从政府的组织结构、组织层次、组织幅度、组织权力、组织流程等维度展开了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由朱立言和孙健二位学者合著的《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一书从政府组织规模适度化的研究途径出发,研究了政府组织规模扩张的合理性、我国和国外政府的组织规模、影响政府组织规模的主要因素以及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的构建途径等。此书的价值在于,它透析出政府组织扩张的二重性现象,明示了政府组织规模的扩张性,指出了政府组织规模的适度性发展方向。
一、透析组织扩张的二重性现象——政府组织追求有效性与政府组织规模扩张导致的低效性
根据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组织配备的人员和所设置的部门将越来越多,这样的行为都是为了使组织工作更加有效率。但是,常常事与愿违,细化的工作、部门的林立、人员的众多反而导致了组织工作的低效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府组织二重性,即组织追求有效性的同时,却降低了组织的有效性。
适度性是《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中强调的重点。作者认为,人们不能只看到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好处,更应该看到组织扩张带来的许多弊端。在组织实践中,人们不论怎样科学地对组织作出理性设计,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的认识局限性等原因,组织在自我发展中总会表现出对未来的难以预见性,于是,组织才会表现出适时不断地作出适度调整。《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一书指出,为了把人们的有限理性发挥到最大化,政府组织的扩张规模,应该坚持构建原则,挖掘构建途径,应该不断提高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度。尤其要与科学发展观、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相契合。
处理好政府组织的二重性现象,能够使政府组织受益匪浅。《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从对世界各国的政府组织规模的角度分析和阐明了适度性在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规律性表现,提出如何科学适度地设置和管理政府机构,是政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二、明示组织发展——政府组织发展中规模膨胀之合理性
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20世纪初,马克思·韦伯开始研究政府组织,提出一系列的使政府组织有效管理的思想、行为和方法,围绕着政府职能,政府组织层级结构设置,权力范围设置,通过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来招聘适合政府组织人员等,这样的政府管理方式在政府组织中曾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社会进入到9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日常处事的方式,更重要地是,在改变着人们思想。而对于一个政府组织来说,它要完成的事情更是曾几何数级的增长,为了有效的完成需要做的事情,政府组织则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运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加快办事效率;二是沿袭韦伯思想,“增加政府的职能,需要更多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于是,规模的扩张在为了有效处理事情之后带来的却是政府组织的臃肿与办事效率的低下。《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一书在谈到政府组织规模膨胀的合理性时指出,政府规模膨胀的原因有:1传统文化观念与职业利益的诱导;2社会需求的增加;3公共权力的属性;4官僚制及其专业化分工等。而且1997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指出: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政府组织的规模和职责范围大幅度扩张,工业国尤其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国中福利国家增多了,而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
管理之悖论,无所不在。例如,企业组织的薪酬管理就是解决给员工多发工资以激励员工的敬业度与企业组织是讲究成本支出的最小化之间的矛盾;再如,政府组织的绩效管理就是解决政府公务员实现高绩效与政府组织讲究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管理工作就是解决组织矛盾的一种方法,而《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一书中对政府组织规模适度性的研究就是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就是解决政府组织无限扩张与政府低效之间的矛盾。
世界之和平、国家之和谐、组织之适度,实际上,它们的涵义有异曲同工之妙。适度的组织规模发展,才会形成和谐,只有在和谐的状态下,组织规模不至于无限扩张,而同时组织也能够达到应有的效率、效果和效能。《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从政府组织规模的角度来分析、论证和指引出一种思想:只有适度的政府组织规模才能使政府组织既不会盲目扩张,同时组织还是有效的。
对于政府组织规模的问题,从政府实践来看,随着政府事务的增多,政府中各个组织规模无限扩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无限扩大的政府组织规模又使政府组织的工作显得无效性,面对这种形势,研究政府组织规模的适度性成为一种必要。《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一书填补了我国在政府组织规模研究方面的空白,较为稳妥地解决了政府组织效率性与扩张性之间的矛盾,阐述了政府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使得政府组织更加有效。
三、指导组织变革——政府组织规模适度变革的途径研究
组织理论告诉我们:组织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变革,不断 “自我”完善,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政府组织规模的研究就是当政府组织存在不适应时代环境发展的情形下,作出调整和变革。《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一书不仅分析了政府组织规模变革的原因,而且还指出了政府组织规模的适度发展方向,在政府组织规模发展与效率方面寻求一个适度性的把握,并指出了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的构建途径。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管理时,会遇到大量的问题,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对我国的政府规模研究的情况来看,大都停留在意义、作用、特点、重要性等方面,虽然常常有名同而实异,或名异而实同的情况,但是,对政府规模的理论到方法的研究还没有到位,如果只是在作一些表面文章,那么在政府职能的设定、政府责任性的实现等方面,就有可能无法落地。《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一书引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历史资料,为我国政府组织在规模构建上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有长期的历史,其政府机构的设置和管理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其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成果已经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可以为全人类所享用和借鉴,也为我们所用。
综上所述,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这本《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是一本比较全面的研究政府组织规模适度化发展的著作。该书汇集了大量新颖、丰富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反映了各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实况,而且还对我国古代政府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作出了详细的的研究,对我们在政府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的优化、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国政府组织对如何科学地设置政府机构、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效率、效能问题曾经进行了长期、深入、细致的探索,这些实践和理论成果,对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也是我国政府机构设置和管理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结晶。但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政府组织的研究领域,也还存在大量的空白,尤其是对于政府规模适度化的研究方面。《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开先河之作用,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对政府组织的适度规模还应该加入一些定量的研究方法,探讨究竟在政府职能确定的同时,为政府组织配置多少人员为有效的;2)在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的基础上,确定实现政府组织适度的规模的方法;3)如何科学地规划和设置、管理政府机构、划分组织权力等。(本书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有售,电话:010-8250176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