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0周年 >> 刊文集萃 >> 书讯 >> 正文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政府治理体系创新》评介(2014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5-7-25  来源:本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创新性概括引发了中国社会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问题的极大关注,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虽然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是关于国家治理或国家建设的一个创新性提法,但相关问题的理论探索与研究事实上从未间断。了解已有相关研究,对于我们今天探索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杨冠琼教授撰写的《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出版),虽然在名称上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并不相同,但在整体构思、内容选择以及研究领域涉及等方面,与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问题,不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而且书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与观点,对于探索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洞察性。

  《政府治理体系创新》一书,以当代社会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共时性特征为起点,在描述与分析了传统治理模式在化解当代公共问题时的种种失败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概括了马克思的自主性活动空间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政府的结构化预警导航与社会创新潜能的激发功能;论述了适应于公共治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政府组织结构由韦伯式的科层制转向联合或合作式的相互依存的网络;与组织结构的这种变化相适应的是,政府行为由单一的规则导向的科层控制转向混合的、绩效导向的、后验控制,强调协商、共识达成以及公共价值创造;公职人员(包括公务员和政治任命官员)对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因此,公职人员的素质、知识、公益精神、创新动机、使命感、责任感等是决定公共治理能力的关键因素。为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必须重新界定公职角色的性质,并根据公职角色的性质重新制定相应的规范公职人员行为的激励性法律文件。

  该书作者认为,政府治理体系是由公共治理理念、治理结构与过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有机框架或网络。政府治理体系创新,就是通过重新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确立政府治理理念并据此重新认识和确定政府在驾驭市场机制方面的角色,根据“问题情境”的性质和意欲达到的目标,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权力运行机制,确立相应的运作方式和过程,不断寻求成功的或最有效的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和驾驭市场机制的政府行政模式。

  政府治理理念的创新,就是政府治理理念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如分权、私有化等),而是以效率、效能、公平、公正、回应性和责任性等为导向和选择准则;不再寻求整齐划一的模式,而是以“问题干预”分析为基础,随机制宜或权变观念成为理念创新的常量;不断追求创新成为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的思维定向;理念创新的能力决定于知识存量和思维方式或方法论的转变,因此,学习成为理念创新的来源,比较成为理念创新的有效途径;理念创新的可行性不再以某种确定性理论为评判标准,而是以科学的“问题干预”分析、“问题情景”分析和实践检验为评判标准。

  治理结构是指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共权力和权威的运行方式;政府设计、规划和实施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权力和权威的实施机制与过程,必须能够使政治行为者(政治家或政治任命官员)真正赋有履行其管理决策职能的义务和责任。治理结构的创新,既是实现理念创新的实践动力源泉,又是理念创新获得实施的组织保障和权力保障。治理结构的创新建筑在对现实社会状态的分析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它是在重新确认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对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变迁的一种自觉的反应。因此,治理结构不仅仅关系到政府自身结构问题,实际上也关系到社会的结构问题。

  治理过程是一个关于公共程序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应该反应出政府对于社会服务的整体性与协同性,其核心是要在过程中进行控制。过程的整体性是应对复杂性的一种对应手段。

  该书作者认为,政府治理体系创新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大课题。许多相关的理论和实际运作方案仍在探索和试验当中,仍在形成与完善当中。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生产与财富创造中的地位、作用的日益增强,适应知识时代的政府治理体系的理论和方案将不断趋于完备,因而政府治理体系创新将成为21世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最具吸引力的研究和探索领域之一。

  “政府治理体系是由公共治理理念、治理结构与过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有机框架或网络”,既构成了该书的总体框架,也是该书核心思想的集中反映。事实上,治理理念、治理结构与过程,也正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三个重要的有机维度。围绕这三个维度,深入探索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问题,特别是这三个有机维度的协同完善与互补,必将生成大量的治理知识与洞见。这正是我们在此评介此书的原因所在。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