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0周年 >> 刊文集萃 >> 书讯 >> 正文

一部探讨公共职位数量控制与配置优化的著作(2011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5-7-25  来源:本站

  随着行政成本的不断攀升、机构膨胀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特别是公务员考试的持续升温,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学界的关注,出版了大量相关论著。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王振海教授等的专著《公共职位适度规模与优化配置论》一书,是其中一部有特点、有深度的力作。作者采用涉及古今中外的综合比较方法、以数据为支撑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及管理学界用于有效性测度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现实状况、影响因素、结构特点、演进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力图为渐成热点的政府规模特别是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研究助力,为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机构改革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的实践服务,找寻公共职位优化配置之路。

  本书的主要特点与贡献在于:

  1.在统一比较的指标与口径基础上,选择我国古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和6个发达与欠发达国家,从官民比、财政支出额度、单位GDP的公务员人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在朝代比较方面,列表介绍了自西汉至清朝各个朝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官员与人口数量,同时分析了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周期性变动态势及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得出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世界性扩张趋势、发达国家总体上比较稳定并具有回落趋势、关注点由绝对数量向结构数量转变等结论。提出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占就业人口的比重都是衡量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最基本指标。同时客观分析了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的影响因子,得出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有效配置的政府效能、适者适位、社会公平、规模适度四大标准。

  2.以大量数据资料为支撑,客观分析了我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指出行政成本攀升、行政效能下降、社会福利损失,地方政府机构积重难返,人力资源配置错位及人才浪费、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结构失调、官多兵少等是我国现阶段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存在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公共组织的自我膨胀性,公共职位的地位、权力、身份、待遇等优势,公共管理职能的扩展与政府职能的泛化,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政府的唯一性及其权力异变,法律法规的执行不严与监管不力,公务员出口不畅与裁减压力等。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实现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有效配置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通过系统比较与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如在当代世界公共职位数量规模增长依然是全球大趋势,表现在公务员数量增长、政府行政机关增多以及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加大等方面;我国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绝对量并不大,主要问题在于结构性和功能性配置失衡;在市场经济与公共职位数量规模的动态关系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根本,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才是解决政府规模扩张、平衡公共职位数量规模配置的根本途径;判断一个国家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是否合理、配置是否优化,既不能简单地作历史的纵向比较,也不能轻易地以别国为据,更不能不加分析地以绝对数量来衡量,必须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一系列影响因子的系统分析来科学地界定与规范,等等。

  4.以有效政府为理论支撑、省级地方政府为分析蓝本、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方法,提出了公共职位数量规模均衡配置的数学模型,并对其适用性、有效性及运用范围进行了科学测度与界定。从公共职位设置角度看,政府规模不在于“大政府”还是“小政府”哪个更好些,而在于这个政府是否“有为”、“有效”。有效政府是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公共职位数量规模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职责相适应,能够有效改变自身生态环境和综合关系状态,能够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有充分能力完成职责并进行能动变革的政府。

  本书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和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会有助于推进公共职位数量规模方面的学术研究,其提出的公共职位优化配置模型与政策建议也会对改革实践有所助益。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250100)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