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出版《应用行政管理》,我社今年又推出李绥州同志的新作——《变革 漩涡 突破——中国政府管理案例精选》一书。与国内目前其他一些公共行政案例相比,该书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是案例规模大。案例小,不一定不好,也不一定就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就政府管理的各项工作来说,一个三五百字、千把字的豆腐块案例,很难把某个管理案情交待清楚,读者也很难据此得出什么客观的结论。作为教学使用,其分量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不能适应较高层次教学的需要,如本科、MPA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书的显著特点是案例规模大,一般情况下会把事件的背景、过程及相关事实,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交待得比较清楚,为读者提供了分析、判断案情的基本事实。
二是体系新。本书内容突破了我国传统公共行政案例的内容体系,打破了按章节编排的模式。在现实中,某一行政管理行为很难被截然界定为公共行政科学体系中的哪个概念,政府官员也并非按照行政学教科书规定的章节目按部就班地工作,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混合特征。所以,把行政管理案例按教科书的体系进行分类起码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合适的。鉴于此,本书不再对案例进行分类,而是按照职能、机构、政策、方式方法、控制、改革这样的逻辑顺序来编写,而这个逻辑顺序尽管没有在书中点明,但读者无疑会在这种顺序中“找到感觉”。
三是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发展主题。公共行政科学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来实现其经世济用之宗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针对中国政府管理发展中的重要方面来规划、安排案例,并且这些案例都在某个层面代表中国政府管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或最新进展。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广东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中国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以及《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等等。
四是案例所反映的事件往往具有争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目前一些案例“好坏”“对错”让人一目了然、缺乏使人回味品评的余地的不足。案例分析的价值或意义与其说是让人从中获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倒不如更准确地说是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分析、评判来作出是非得失的结论。如果案例的编写者以自己的理解把结论性的东西告诉读者,或者干脆就编写出像传统的文艺作品那样“坏人青面獠牙、一脸犴相,好人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或者简单地套用新闻报道的模式要么歌颂、要么批判,把案例分为对的错的、是的非的、成的或败的,那都可以说是案例方法的误用,也是误导。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适宜于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的需要。本书不少案例并没有给出结论性的东西,只是把不同意见甚至完全对立的观点摆出来,从而引起争论。究竟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一方面留给读者评析,另一方面让历史来证明。
该书的适用对象:一是政府官员。公共行政科学本来就是服务于国家行政管理实践的科学。行政管理案例,也主要是为国家公务员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吸取的教训、扩展思路的材料。二是公共行政师生以及研究人员。本书可广泛使用于公共专业本科、MPA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用。与当前国内一些同类书籍相比,本书案例不仅可以作为教师讲课举例之用,也可以供学员讨论、研究之用。同时作为较为完整的纪实,本书不少资料可以供行政管理科学的研究之用,从这个意义上它也是海外学术界所热衷的work data或 work notes(供别人进一步研究之用的工作资料或工作笔记)。三是关心中国政府问题的各界人士。作为对中国政府管理实践某些方面的总结概括,本书雅俗共赏,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关于中国政府职能与运作的知识。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