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段尔煜、刘宝明合著的我国建国以后第一部研究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专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近期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央民族大学已把该书选为教材,并向全国民族院校和行政学院推荐。
综观全书,该书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立论新颖。著者紧紧抓住了行使自治权这一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核心环节,并以此为主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构建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理论体系独特。在论述过程中,著者除把行政管理学与政治学、管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结合外,还与法学相结合,突破了行政学界将二者分离的框框,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把行政管理学的科学原理、原则同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学科角度设计理论体系,确定内容,编排章节,形成一种新的体制和逻辑结构。
三、注重实践。著者紧紧抓住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科学化这个重大现实问题,从总结经验着手,以实践为检验是非、得失的标准,对建国40多年来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在反映基本面貌,揭示其特殊规律的同时,联系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阐述了全面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应给予的领导和帮助等问题,以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改革、发展提供社会政治稳定、边疆稳定的环境。
四、富有民族特色。著者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对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具体地回顾分析了历代封建王朝和中华民国,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的自治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自治地方的不同管理方式和成效,辩证地总结并准确地把握住了历史的经验及其特征;另外,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的侧面深入剖析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自治地方现实民族构成及其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等诸因素形成的行政管理主体、客体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以及行政管理效率低和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弊病的特殊性,对其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探究和领悟。同时,在具体阐述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功能等内容时,也充分展现了各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全书揭示的自治地方行政管理规律也就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性和浓郁的特质,整个理论体系在中国化的同时也同样突出了民族特色。